您的位置::巨龙机械网 >> 桁型展架

河南日报四个全面大家谈第二十一站走进中信重工摆件

时间:2022年07月29日

河南日报“四个全面”大家谈第二十一站走进中信重工

7月22日,河南日报“四个全面”大家谈第二十一站走进中信重工。  核心提示   在省委九届十次全会上,省委书记郭庚茂强调,全省经济运行抬头见好,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也..  7月22日,河南日报“四个全面”大家谈第二十一站走进中信重工。

核心提示

在省委九届十次全会上,省委书记郭庚茂强调,全省经济运行抬头见好,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也处于非常期,必须保持清醒。要调转结合,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。稳增长的当务之急是调结构、转方式,从而实现经济更健康、更长远的发展。前不久,郭庚茂书记在洛阳调研,要求洛阳市利用工业基础优势,抓住机遇,遵循规律,实干巧干,在转型中崛起;在调研中他了解到中信重工在低速重载大功率变频方面取得突破,高兴地称其为“革命性的跃进”。

适应和引领新常态,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;调结构、稳增长,是大型国企改革攻坚的重要内容。作为曾经的“共和国长子”,中信重工这些年通过坚持创新、不懈转型,栉风沐雨、一路前行,已成为传统制造业脱胎换骨的一个典范。在落实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的今天,我们来谈谈中信重工调结构、转方式、稳增长的那些动人故事,以期对全省有所启迪。

发言人 俞章法 中信重工总经理

肖建中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

毕少斌 中信重工销售总公司党委书记

王文焱 河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、教授

郝兵 中信重工技术专家

刘新安 全国劳模、重装厂车间党支部书记

谭志强 数控镗铣工、中信重工“大工匠”

张其生 中信重工副总经理

黄新明 博士、中信重工变频研发团队核心成员

乔文存 中信重工总经理助理、销售总公司总经理

何淳 中信重工纪委书记、工会主席

主持人 童浩麟 河南日报主任记者 (本栏图片均为本报记者史长来摄)

1

关键词:发展

承载光荣传统,改革创新与时俱进,是中信重工成功的两大法宝

俞章法(中信重工总经理):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中信重工”)的前身是洛阳矿山机器厂,是上世纪毛主席亲自批准的共和国“一五计划”156个重点项目之一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这里工作过9年。经过多年发展,中信重工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重型装备制造企业之一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,也成了中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的代表之一。

中信重工“十一五”实现了“三大转变”,即从工厂制到公司制、生产型到研发型、内向型到外向型的转变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正致力于实现“三大转型”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们将顶住多重压力,进一步承担起大型国企的责任、发挥标杆作用,保持可持续的强劲发展。经济新常态,一是增速调整,从高速调整到中高速增长。二是发展方式调整,摈弃高耗能、高污染。三是增长动力转换,从主要靠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。谁也抗不住大趋势,我们要因势而为、主动而为,认识新常态、适应新常态、引领新常态。

毕少斌(中信重工销售总公司党委书记):“春江水暖鸭先知”,从事营销一线的,对市场新情况感受比较早、也比较深。冶金、煤炭、建材等中信重工重点服务的行业,经过近30年高速增长,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。如果不转型、不创新,还按原来的生产模式和营销模式,我们会非常难。正是基于对新常态的前瞻性认识,我们未雨绸缪,提前进入了转型升级,这是中信重工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
肖建中(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):上世纪80年代中期,我曾到洛矿采访,感受到的是工业2.0的气息;30年后再次来到这里,感受到某种工业4.0的气息,老树发新枝。这里是焦裕禄精神孕育生成的重要地方,我感受到了作为中信重工员工的自豪感,感受到了现代企业的文化和开放的国际范儿,更感觉到了一种干事创业的氛围。无论是适应新常态,还是稳增长保态势,都意味着我们面对不小的压力。但传承厚重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,又能改革创新与时俱进,我想这就是中信重工成功的两大法宝。

王文焱(河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、教授):60年走过来,中信重工成为国有企业改革转型的典范和标兵。在经济新常态下,中信重工全面贯彻落实“四个全面”,转型谋发展,取得了不凡业绩;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凝聚人心士气;多年来坚守传统制造业,并向电力电子行业跨界发展,为河南企业提供了很多启示。

2

关键词:转型

重塑观念,融入新工业浪潮,打造“中信重工版互联网+”,实现三大转型

俞章法:转型是个永远不变的话题。面对新挑战,中信重工坚持做好核心业务并加快融入新的工业浪潮,全力打造以“核心制造+变频传动+智能控制+成套服务”为突出特征的“中信重工版互联网+”,以创新性融合和集成式发展,不断适应经济“新常态”。为此,我们致力于“三大转型”。第一是从一个本土化企业向国际化企业转型,牢牢抓住国际国内两个市场。第二是从主机供应商向成套服务商转型,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、项目解决方案,在客户发展中带来自身发展。第三是最核心的,从一个制造型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,转型让我们一直保持领先,我们也要持续转型。

谈到转型,“四高”战略在中信重工朗朗上口,即以高端技术支撑高端产品,以高端产品服务高端客户,以高端客户来赢取高端市场。这个战略是差异化竞争和核心竞争的体现。装备制造业本身也产能过剩,但恰恰在高端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下一步将打造“第五高”,即全面贯彻行业国际标准和规范,以实际行动落实“中国制造2025”战略。

转型攻坚,关键在人。多年来我们打造了一支宝塔形的人才梯次队伍。顶层包括13名院士和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,在每个行业还有15名首席专家。我们正在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,以及以大工匠为代表的“金蓝领”高技能人才队伍。

郝兵(中信重工技术专家):鉴于产能过剩及新技术的发展,2011年我们就提出要由机械导向转型为控制导向。以提升机为例,焦裕禄所在的车间诞生了国内第一台提升机,提升机的主机产值一度占总构成的50%。现在随着先进的控制技术、变频技术融入,降到百分之二三十了。要从几十年的惯性思维转化到控制导向,谈何容易。当时公司就提出,“先换脑袋后换人”,加大对技术人员在这方面的培训,从激励机制上进行引导。

刘新安(全国劳模、重装厂车间党支部书记):作为一线工人,我对“四高”战略感受最深的就是高端产品。公司高精尖产品日益增多,很多装备用于大飞机项目、军工、核电、神舟系列等领域,对产品质量及检测手段的要求非常高。比如大齿圈,直径达13米,超过四层楼高,其加工精度误差要求确保在10道、即两根头发丝之内。

谭志强(数控镗铣工、中信重工“大工匠”):随着公司转型,经过公司培训,我现在操作着一个大型数控镗铣床。这台机床是现在国内最大、最先进的,价值2亿,相当于我开四五百辆奥迪车在这儿干活,感到压力很大,也很自豪。2013年我被评为公司的大工匠,不久就成立了大工匠工作室,负责技术攻关、带领培养技能骨干,我带的8个徒弟都成了生产骨干力量,去年完成重大科技课题10项。

河南治甲减的医院哪家比较好

泉州市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

云南治疗抑郁症的医院有哪些

海口哪家男科医院不错海口哪家男科医院治疗的不错

内蒙治不孕哪个医院好

友情链接